新闻中心

    NEWS
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中关村
  • 电话:+86-0000-00000
  • QQ:987654321
  • 邮箱:987654321@qq.com
  • 联系人:王小姐

纵览快评|需要“亮明牌”的不只是西贝,是整个餐饮行业


时间:2025-09-15 18:38:14  来源:  作者:

罗永浩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关于“预制菜”的争论在网络上引发围观、站队,罗永浩吐槽西贝菜贵,质疑其全是预制菜,贾国龙驳斥,西贝门店没有一道预制菜,并表示公开所有门店厨房。尴尬的是,事实并未经得住考验,在媒体记者镜头下,西贝后厨“翻车”的案例比比皆是,比如,部分冷冻品保质期较长,烤鱼等多使用半成品,简单加热后淋上料包就上餐,部分西贝后厨无明火等等,西贝的自证在部分网友看来无异于自戕。
罗贾之辩起于“预制菜”,但在公共讨论中,绝大多数网友都没有搞清楚预制菜的定义,或者说对预制菜的认识存在偏差。普通人所定义的预制菜,是出于一般的生活常识,比如是否使用火灶、现切现炒的新鲜蔬菜、未经加工冷冻的鲜肉。如果是按照有关部门对预制菜的定义,连锁餐饮企业使用从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,不属于预制菜范围,这也是西贝老板自辩“100%没有预制菜”的底气所在。
究竟什么是预制菜,预制菜的标准是什么?到现在为止,还是一笔糊涂账。无论行业还是消费者,都没有达成对预制菜的共识。根据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,截至2023年6月,我国共有135项现行预制菜相关标准,其中地方标准8项、团体标准90项、企业标准37项,地方、团体、企业都是各行其是,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,也就没有同类菜品能够共同执行的行业标准。标准的混乱造成了认知的模糊、定义的模糊,西贝贾国龙与罗永浩的争辩也就注定只能是一场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”的口水战,是意气之争,至于能不能给预制菜行业、餐饮业带来积极的推动,现在还不好下结论。
从连日来关于西贝是否预制菜的争论来看,公众有一个清晰的指向,就是要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、选择权,这也是当下“预制菜之辩”最有可能达成共识的一个方向。作为消费者,进餐厅还是希望了解到自己消费的菜肴到底是不是预制菜,这是起码的知情权。对于连锁餐饮企业来说,做大做强需要保持适度规模扩张,无论是基于品质保障还是成本控制,供应链管理和中央厨房模式都绕不过去,预加工、半成品、净菜、冷冻品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大趋势。一些消费者之所以对预制菜心存芥蒂,主要还是由食品安全引发的焦虑,谁知道预制菜里有没有添加“科技”与“狠活”。
不少地方把预制菜写进了产业政策,也正是看到了预制菜向上发展的行业风口。据显示,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,同比增长33.8%,整体呈现上升趋势。预制菜有它的想象空间,但也不意味着预制菜今后就能大行其道,预制菜和现炒菜不是谁替代谁的关系,最终选择权还是在消费者手中。预制菜的未来与预制菜标准化、规范化、透明化密切相关,只要预制菜安全、营养、好吃,让消费者感觉值,自然有人愿意为它买单。
罗贾之辩衍生出不少旁枝末节,无论是作为消费者吐槽还是两人之间的个人恩怨,都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焦点,保证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,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,“亮明牌”才是这场争辩的最优解。就像西贝在今天致歉信写的那样,“从今以后打明牌,做一个透明的西贝。”需要透明的不止是西贝,应该是整个餐饮行业和预制菜行业。 

电话:+86-0000-00000
邮箱:987654321@qq.com
地址:北京市中关村
Copyright © 福布斯果博网站-www.259982.com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111111号